初識這本書,並非在書店的貨架上,也不是得自網路訊息,而是來自一封轉發電郵,朱雀文化寄給大地的邀約信函。

    爾後因為自己也覺得內容有趣,開始將此書相關信息發給周圍的友人,意外地獲得不少迴響與熱切討論,或許,大家心裡都有一顆共同的時空膠囊,因不同的記憶點而被喚醒。

    麵包不是亞洲人的主食文化,所以它的存在向來就是個商品,所以我們習慣用金錢交換。但如果換成醃梅、米糕、紅龜粄呢?故事就一般可愛了。客家人在元宵節有傳統的習俗,要為當年新生的孫兒訂製大型【新丁粄】,並分送左鄰右舍、親朋好友,人人都能受惠也有機會施恩;小編的媽媽,年年得手工醃上幾斤青梅分送四方,受施之間總能換上幾份新鮮果蔬或私房手路菜年齡近百的老邁阿公,仍每日用心地照料農物,只要小有收成,便急著分送近鄰晚輩,尤其這份寶貴的施恩,是再重也得扛回台北的。或許這些手作心意從沒跨出異地或遊歷寶島,但是這些芝麻綠豆似的小故事,總也充實著平凡的生活,如燭火般為生命徐徐加溫。

    遊子在外的小編,常受贈於長輩、好友,總想要回敬些甚麼,也只能準備一些自己也信賴安心的大地麵包或優質食材以為回饋,如果能有個廚房,或許準備的東西會能不同一些,但心意的分量總是相當的。『現在時代方便了,甚麼都不用自己做了!』,回想起他界阿嬤的話,突然覺得,過去的苦日子閃耀得好輝煌。

    【拿甚麼來交換?】,這句話可以用得俗氣,也可以使得俏皮;可以用得傲慢,也可以使得甜蜜。以物易物,雖然是基於供需條件所流傳下來的規矩,但價值大多由雙方自由認定。這本書或許讓人感悟的重點不是在麵包本身,而是在虛擬世界過分擴張、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物化價取的時代,再次展示了人與人之間能夠具體互動與心意交流的真實世界,才是創造回憶故事及生命價值的人生舞台。

    比較起呆望異國的美食圖片大嚥口水,我會更希望咬上一口真實麵包,用五感領受;或許你幸運地買到限量『波多卡』,但還請珍惜身邊的伴侶,因為真實親吻應該是要有溫度的。

DSC01527

來交換麵包吧,是關於麵包的遊歷

喜歡麵包、喜歡料理、喜歡旅遊的人,相信都會嚼之有味。

有沒有看到小小的大地主廚陳泓維?大地也有聯名推薦地喔!

20110427LA TERRE

美味安心的大地麵包,是我最常用以回禮的商品

也定期地寄送回台中老家,聊表作為孫兒輩的小小敬意。

更有誠意些,在回家時做一頓營養均衡的麵包餐,讓老人家體會一下我所居國度的異文化。

P1150605

阿公的手栽心意,永遠是最甜蜜的負荷

能用什麼交換?我想是一輩子都無法回答的至難之問。

如果芭蕉能出國,阿公會寄到日本給棉花姊吧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 TER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