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只要在維基百科鍵入『麵包』一詞,自然就會有落落長的文章告訴你有關麵包的概述、傳說、各地名稱和文化種種,讓人驚嘆現代科技真是神通廣大,沒有什麼可以逃過搜尋引擎的法眼,讓我們在世界各地都找得到麵包吃!

我們台灣人稱的『ㄆㄤˋ』,是經由日語流傳成的台灣話,源自日本殖民時期,這是大家都瞭解的一段歷史,而現代日本語所使用的外來語「パン」(pan),則是源自於葡萄牙語的「pão而「pão這個字又是源自於拉丁語的「panis」,發人深省的是,「panis」一詞原本意謂著『生命糧食』,與人類文化的依存關係,至深至遠。

麵包本是西洋舶來品,因為在1930年之前一般平民百姓鮮少吃過麵包,進入50年代,市面上仍以漢餅等中式糕點,及包子、饅頭等中式『蒸麵包』為主,即使有少數如台南麵包廠、新南振、克林、百樂等西點麵包店,客群也是以駐台美軍為主要消費群;直到韓戰爆發,美軍協防台灣之際,中美基金委託美國小麥協會成立『麵包技術人員技術訓練班』(即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的前身),培養出一批批的烘焙師傅;民國80年代以後,日製機器設備導入,麵包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早餐店文化盛起,加上日本連鎖麵包企業(如東客、山崎、聖瑪莉)進駐台灣,種種因子的交相成果,把台灣民眾的飲食文化大翻盤!發展迄今, 麵包產業更為精製、追求質感,在設備或物料上的專業性也大為提升,與國際間的交流也更為快速,麵包師傅似乎變成有點『時髦』的職業,台灣的麵包師傅不再窩在油膩膩的廚房角落,因為台灣的麵包文化不只追求在地紮根,更摩拳擦掌地精攢實力與國際與之校勁。

變動快速且具有高度自由及彈性的經濟市場,在小島台灣,關於烘焙的嶄新創意、未來願景都相當驚人,香港美食作家,歐陽 應霽老師,也『味道台北』一書中也佩服稱讚,『吃一口麵包,吃出大地自然的真味,身在台北,心繫未來』。在台灣,找得到蔥花肉鬆台式麵包、找得到紅豆奶油日式麵包、也找得到外脆內韌法國麵包;要吃純粹麥味,有!要吃花俏內餡,有!要吃健康有機,有!要找異國風味、全方位口感,小吃王國的台灣那更是輸人不輸陣,包羅萬象絕不含糊!對於熱愛麵包的粉絲們,台灣怎不是天堂,以生態學的角度來比喻,就麵包的多樣性與歧異度來說,寶島台灣絕對是必須恪盡保育、使其永續的麵包熱點biodiversity hotspot)!

046

與國際水準並駕齊驅的台灣麵包

在高度的國際化下,台灣烘焙產業在物料與設備的選擇上更為多樣、精練

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,造就更多更具國際水準的麵包作品。

3247679_1

獨樹一格的台式麵包(圖片取自網路資料)

本為舶來品的西式麵包,在兼容並蓄的文化孕育下,發展出獨樹一格的烘焙文化

世界上哪裡還找得到無敵的蔥花麵包、奶酥炸彈、和花生夾心呢!

P1230040

味道台北,歐陽應霽 著

歐陽老師等人如一陣風似地來訪,嚇得大伙措手不及

很高興歐陽老師親眼驗證了台灣烘焙產業的轉變,和放眼國際的企圖心

相信您也與我們一樣,衷心為台灣的烘焙產業加油!加加油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 TER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